蔡建中
  • 2013-05-03 16:11
時光倒流近半世紀。1957年底,廣東省田徑隊代表,400米中欄省市記錄保持者,華工建築系品學兼優的蔡建中同學參加完第一屆全國田徑運動會回到母校,便糊裏糊塗地被錯誤打成“右派分子” ,還被送到重機農場參加勞動。在人生最低潮和最黑暗的時刻,他默默地盤算著自己以後的人生方向。在繁重的勞動中,他表現突出,深得當時農場和重機廠領導的信任。1962年蔡建中離別了土生土長的故鄉和家人,含淚只身來到人生路不熟的香港。他知道只要有毅力,有勇氣,憑著華南理工培養出來的堅定不移的精神及多年在運動和農場上練就的好體格,要在香港這個華洋雲集的大都市會闖出一條出路,是完全可能的。

蔡建中來到香港不久,就認識了不少華工的校友。在建築系同學的幫助下,他很快就在建築公司找到地盤監管的工作。經過一兩年的努力,蔡建中建立了一定的社會關系,並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他開始考慮人生大事—成家及創業。


1966年中,蔡建中與香港的同門師妹,化工學院的羅同學共諧連理。婚後不久,蔡建中與友人合作開設了香港最早的針織廠—高泰染廠。由于資金不足,公司雖然能賺到錢,但只夠作爲滾存再投資,擴大生産,所以生活仍然十分清苦。幸得他太太在背後默默支持。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高泰染廠已發展成爲一間頗具規模的福田紡織集團。公司並于上世紀80年代在香港上市。在向社會籌集資金的同時,不斷擴大生産。他把在國內學到的一套多快好省及自行創新的方法,加上投資最新的生産設備,效益每年平均以雙位數,甚至成倍增長,稅後純利以億元計算。

1996年,蔡建中校友把所持股份全數賣給合夥人,離開了曾經艱苦創業並取得成功的工廠。與此同時,蔡建中在紡織行業的友人及部分舊公司的同事,希望他帶頭成立一間紡織印染公司。一年後,在番禺萬頃沙沖積平原中,建立起互 太紡織城,安裝最新的生産設備,並很快投産。目前該廠已擴建至第四期。在蔡建中的帶領下,各人努力拼搏,該廠早已收回投資成本,並以不錯的回報再作投資,爲未來的發展創造美好的前景。

蔡建中先生是一個重情義,重感情,又念舊的人。當他來到香港不久,就參與組織成立廣州六中,廣州培英及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前身) 香港校友會,並分別擔任會長,名譽會長,永遠名譽會長等  。他不斷地把自己的成就當成母校培養他成材的結果,並把成功的經驗和果實與母校分享。他曾爲廣州的中學教育提供贊助資金和建議,爲母校廣州六中及培英中學分別捐獻數百萬元。連他的小提琴老師何安東所在的廣州培正中學,也獲捐獻近百萬元作爲何安東音樂獎學基金。他還邀請廣州各中學校長到港考察及交流學習。由于他對廣州的教育貢獻良多,1998年被授予“廣州市榮譽市民”,樹立起“教育企業家” 的良好形像。這一切不但是母校華南理工大學校友的光榮,也是香港和廣州市民的光榮。

三十多年來,蔡建中校友一直關心和支持母校的發展,早在1979年,他就帶領香港校友一行三十多人回校訪問,得到當時張院長的接見和招待。在華南理工大學成立50周年之際,蔡建中校友伉俪慷慨爲母校未來的科技大樓捐出港幣一千萬。這是母校有史以來單一次性捐款最高的數字。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華南理工大學校友及全國各高校校友,能像蔡建中校友一樣,對母校,社會及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附加圖片

返回頂部